|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端信息技术核心产业
|高端制造 机器人 智能制造 新材料
|生物产业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技术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汽车 环保产业 高效节能产业 生态修复 资源循环利用
|数字创意 数创装备 内容创新 设计创新
|产业资讯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独家内容
|杂志订阅
✍️ 投稿
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亮点及地方发改委动态
成都高新区:构建五位一体“中试+”创新生态 打造百万平米中试载体
2023-03-08 11:03
来源:科技日报
字体: [   ]

  3月7日笔者获悉,日前,四川成都高新区召开“中试+”生态大会。会上,该区发布“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伙伴倡议,率先提出“中试+”生态理念,在国内打造百万平方米中试载体园区和基地,揭牌首个“中试+”生态园区,为首批认定中试平台授牌,全力打造“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力争早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

  “五位一体”生态布局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样板

  中试作为科研成果实验室“小试”和产业化发展之间承上启下的环节,一端连着创新,一端连着产业,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器”,衔接上下游产业链的“连接器”。大会现场,成都高新区提出以中试为核心,辐射链接成果转化的各重要组成单位,构建“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天使基金+应用场景”五位一体的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有效。

  “‘中试+’生态包含高校院所、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器、天使基金、龙头企业五大主体。其中,高校院所作为技术研发方,将提供原创性科技成果供给,中试平台将承接高校院所的优质科技成果并推动成果转化,专业孵化器和天使基金将为成果的后续转化提供一站式孵化及投融资服务,龙头企业将为成果的最终产业化提供应用场景。”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围绕“中试+”生态营造,成都高新区联合清华、北大、中科院成都分院、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多所高校及区内中试平台代表,共同签署“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伙伴倡议,各倡议方将营造中试平台友好型环境,加强可转化、原创性科技成果供给,促进面向制造、孵化产业的中试平台海量涌现,培育高水平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打造一站式中试项目孵化平台,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服务体系。

  “我们在生物前沿技术领域储备有大量优质原始创新成果,成都高新区打造‘中试+’生态体系,将对北大原始创新成果在成都高新区落地转化提供有力支持,未来我们将与成都高新区继续保持紧密的交流和合作。”“中试+”生态技术研发方代表、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成果转化办主任傅晓燕说。

  百万平方米中试载体营造科技企业孵化“温室”

  “中试平台不仅能聚集人才和项目,帮助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更能赋能产业,提升现有产业能级,孵化未来产业。”据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该区启动中试跨越行动计划,提出5年内新建20个中试平台,服务1000个中试项目,实现200个创新产品上市。目前,该区全国首个“中试+”生态园区已正式开工,2023年规划载体总面积将达到100余万平方米,形成资源集聚的平台优势。

  此外,围绕电子信息、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成都高新区已认定生物治疗等中试平台21家,今年还将围绕主导产业新增高能级中试平台5家以上,并发挥资本优势,聚焦先进陶瓷材料等十大方向,设立50亿元的国内首支中试平台建设基金,助推各类中试平台布局。

  “此次百万平方米中试载体的发布彰显了成都高新区建设中试平台的决心和魄力,高新蜂鸟智能硬件中试平台入驻首个‘中试+’生态园区后,相信园区集研发、中试、孵化、人才培育一体化的生态必将推动公司更高质量发展。”“中试+”生态中试平台方代表、成都高新蜂鸟先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勇说。

  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将以本次“中试+”生态大会活动为契机,聚焦先进陶瓷材料等十大方向,加快推动各类中试平台在该区广泛布局,打造“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全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试首选地。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官方账号直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地址(Address):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8-13层(8-13 Floor, IT Center B Block, No.315 GuangNe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514 Post Code:100053 Fax:010-63691514

Copyright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网 京ICP备09051002号-3 技术支持:wicep